遭重霾封鎖的長三角在連日降雨中“重見天日”,中美氣象專家驅霾“頭腦風暴”7日在雨中的南京進行。
美國馬里蘭大學教授、北京師范大學特聘教授李占清指出,中國民眾感官上的“霧霾加碼”,并非因污染物排放加重。恰恰相反,大部分污染氣體排放正在減緩,只是程度不夠。而霧霾“現身”與氣候變化也有一定關聯,去年、今年冬季出現較為明顯的增溫,是致霧霾發(fā)生的不利天氣因素。
據環(huán)保部統計,跨年以來,京津冀及周邊地區(qū)、陜西省等有60個城市啟動重污染天氣黃色及以上預警。
從2016年全年數據看,全國PM2.5平均濃度為47微克/立方米,同比下降6%。京津冀的空氣質量相對較差,長三角、珠三角優(yōu)于京津冀地區(qū)。
李占清的研究顯示,“與世界其他地區(qū)霧霾相比,中國霧霾的獨特之處在于,‘席卷’中國南北地區(qū)的霧霾,黑炭含量較高。這種黑炭成分,會減緩大氣對流的效率,讓污染物像堆積木一樣堆積起來,加重污染。”
他開出“驅霾”三大藥方,分別是轉結構、減排、減緩氣候變化。
中國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集明認為,霧霾發(fā)生與產業(yè)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。過去,珠三角上空的“混沌”被學術界成為“灰霾”,但伴隨經濟轉型,如今珠三角的PM2.5低于京津冀、長三角水平。所以,中國各地的經濟結構調整、污染物減排,才是治霾之根本。
中國科學家在“解霾”技術上進行著嘗試和努力。李集明介紹說,一些地方研究通過電離,用吸霾棒吸附霾成分。他說,從自然“助手”角度看,最高效的“消霾”方法是“等風來”和“雨沖刷”,目前人工增雨對化解“霾伏”有一定幫助,但人類科技尚不能做到大范圍、全局性的“呼風喚雨”。
南京五方美拓氣象環(huán)境研究院院長江平近期在研發(fā)精準降水預警監(jiān)測系統。“第一滴雨降在哪里”、“哪個片區(qū)正在下雨”、“幾點幾分止雨”是他解題的重點。他試圖從精準預報的切口,探查PM2.5與天氣的關聯。
當天,在南京舉行的“云降水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(huán)境前沿國際論壇”由江蘇省氣象學會主辦。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