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1日,在沙子口鲅魚節(jié)開幕前夕,交運溫馨巴士通往沙子口的612路公交車的“鲅魚主題車廂”讓人眼前一亮,車廂里不僅有鲅魚的基本信息、營養(yǎng)價值、烹飪方法,還有“青島鲅魚禮”的古老傳說,讓那些絞盡腦汁給丈人丈母娘送鲅魚的乘客喜不自禁。
公交車廂變身“鲅魚知識庫”
記者在612路公交車上看到,車廂內(nèi)幾乎涵蓋了關(guān)于鲅魚的所有知識,鲅魚的基本信息、營養(yǎng)價值、烹飪方法應(yīng)有盡有,每一條信息內(nèi)容豐富、生動形象,其中尤其以“青島鲅魚禮的傳說”讓乘客感觸良多。
“青島鲅魚禮”習(xí)俗源自一個美麗而動人的故事。古時候,青島有一名孤兒名叫小伍,被一戶漁民收養(yǎng)。小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,非常勤勞,于是漁民便將女兒嫁給了他。小伍為報答恩情,對待老人極為孝順。有一天岳母病了,垂危之時想吃鮮魚,可天公不作美,天天刮大風(fēng),無法出海捕魚,眼看老人病情越來越重,小伍只好冒著生命危險出海了。家里的老人危在旦夕,女兒守在母親的身邊不停地說:“娘啊娘,你先別咽氣,小伍一會兒就回來了。”老人聽后點了點頭:“好孩子,難為小伍了,罷了,罷了……”話沒說完老人就咽了氣。
就在此時小伍拿了一條大鮮魚跑了回來,可老人已經(jīng)去世了,夫妻二人悲痛欲絕,抱頭大哭,只好把鮮魚做熟后供在了老人的靈前。從那以后,小伍夫妻每年都要在老人的墳前供上這種初春剛捕到的大魚,并按老人死前口中念叨“罷了,罷了”的哀嘆為這種魚起名為“罷魚”,即現(xiàn)在的鲅魚。
此事傳開后,人們從小伍的經(jīng)歷中得到啟示,那就是老人能吃的時候,一定要讓老人吃夠,老人想吃的東西一定要讓老人吃上,尤其是春天的鲅魚。于是,春天送鲅魚孝敬岳父、岳母就這樣積久成俗,流傳至今。
交運溫馨巴士的工作人員介紹說,正因為這個傳說,給丈人丈母娘送新鮮鲅魚的習(xí)俗在青島一直延續(xù)至今。612路公交車途經(jīng)沙子口南姜碼頭,它是國家中心漁港,每年四月份鲅魚節(jié)前后,乘坐612路來購買鲅魚的乘客絡(luò)繹不絕。交運溫馨巴士通過打造“鲅魚主題車廂”,讓島城市民及來青游客更多的了解到沙子口漁鄉(xiāng)文化,同時也希望傳播孝道文化,讓年輕人更了解傳統(tǒng)習(xí)俗,尊老敬老。
為了學(xué)做鲅魚宴 特地乘坐612路
在612路車廂內(nèi),記者遇到一位接孫子放學(xué)的市民曲女士,她說自己每天都會乘坐公交車去接送孩子上下學(xué),她所走的路有很多公交線路選擇,但是她聽鄰居說612路上有鲅魚食譜,就決定每天乘坐612路“鲅魚主題車廂”。
“盡管俺是土生土長的‘海邊人’,但是做鲅魚俺也就會家常燉,現(xiàn)在家人們下班都回來吃飯,就想著讓孩子們吃點新鮮的花樣,坐了一次612路公交車,回家試著做了一盤鲅魚丸子,大人孩子都喜歡吃,現(xiàn)在我每天去坐兩次612路,學(xué)一道鲅魚烹飪。”市民曲女士告訴記者。
在612路車廂內(nèi),記者看到了關(guān)于鲅魚的十幾種做法,鲅魚餃子、五香鲅魚、糖醋魚丸等各式各樣的鲅魚菜譜讓記者垂涎欲滴。駕駛員朱雙良說,這些食譜都是溫馨巴士工作人員精心挑選的家常菜譜,好吃的同時制作還不復(fù)雜,既能體現(xiàn)鲅魚的鮮美又能讓制作者容易上手。朱雙良也是沙子口人,他說自己在家的時候就喜歡研究美食,自己開612路公交車也7、8年了,一到這個季節(jié),車廂里就是四面八方來買鲅魚的乘客,外地乘客也常會咨詢當(dāng)?shù)厝琐阳~做法。久而久之,朱雙良也總結(jié)了一套自己“朱氏食譜”,這次“鲅魚”主題車廂里面的好幾道菜譜都是出自朱雙良之手。
海鮮便民盒、手提袋掛鉤齊上陣
記者在612車廂還看到了,海鮮便民盒、手提袋掛鉤,據(jù)溫馨巴士工作人員介紹,每年到這個季節(jié),他們都會在車廂內(nèi)配置上這些便民設(shè)施,方便乘客購買鲅魚時運輸。由于鲅魚是時令海鮮,購買之后都會有海水附著在上面,有時還需加冰塊保鮮,攜帶十分不便,在車廂內(nèi)很容易給其他乘客帶來困擾。有了這些海鮮便民盒,乘客上車后就可以把鲅魚放在便民盒內(nèi),下車時取走即可。對于那些干貨、蔬菜,乘客可以掛放在掛鉤上。
交運溫馨巴士順達(dá)分公司經(jīng)理周曉潤表示,公交車就是城市移動的文化載體,此次打造‘鲅魚’主題車廂,是生動有效展示島城文化的一種有效方式,希望乘客通過612路‘鲅魚主題車廂’,能夠更多的了解青島,感受島城地域文化。在公交車這種傳統(tǒng)的代步工具中融入線路特色,傳播本土文化。(掌上青島/青網(wǎng)記者 趙文源 通訊員 宋曉曉)
已有0人發(fā)表了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