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伊人久久大香线蕉_青久久久久国产线免观_亚洲无码久久精品视频_熟妇在线观看免费视频

“典迷”又有過節(jié)大餐了!《典籍里的中國》第五期《論語》動人演繹“孔門師生情”

來源:青島晚報/掌上青島/青網(wǎng)    更新時間:2021-06-16 14:31  

“前一天出現(xiàn)在遼寧高考政治考卷,后一天榮獲白玉蘭最佳電視綜藝節(jié)目,‘寶藏節(jié)目’實至名歸!”

6月10日晚,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大型文化節(jié)目《典籍里的中國》摘得“白玉蘭”的消息傳來,“典迷”一片沸騰。適逢端午假期,《典籍里的中國》將于6月13日晚八點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五期《論語》。是的,“典迷”又有過節(jié)大餐了!

作為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文集,《論語》較為集中地體現(xiàn)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、倫理思想、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。盡管作者是誰至今仍無定論,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,《論語》是孔門師生集體智慧的結(jié)晶,中國人的仁德智慧,兩千年的風骨性格,都蘊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對話里。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說:“茍無孔子,則中國當非復二千年來之中國。”

一部《論語》,千古流傳;一位老師,萬世師表。本期節(jié)目將以孔子和弟子之間的故事來講述《論語》當中貫穿始終的“仁”的思想,致敬始終在歷史的時空中凝望著我們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。

換個視角讀《論語》

看弟子如何凝聚在孔子的周圍,追求有仁愛精神的理想世界

孔子一生傳道授業(yè),每逢杏壇講學,四方弟子云集?!妒酚?middot;孔子世家》記載:“孔子以詩、書、禮、樂教,弟子蓋三千焉,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。”孔子的弟子正是孔子思想和學說堅定的追隨者、實踐者和傳播者。

本期《典籍里的中國》特別邀來四位讀書人,大家在節(jié)目中不僅精妙解讀了《論語》的核心思想和后世傳播,還特別從孔子及其弟子關(guān)系的角度品讀《論語》,帶領(lǐng)大家感受孔子弟子響應(yīng)老師召喚,凝聚在孔子周圍,共同追求仁愛理想世界的生命歷程。

《論語》現(xiàn)存二十篇,接近一萬六千字,孔子的這些言論為從何而來?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副主任、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介紹道:“《孔子家語·七十二弟子解》里邊就記載了孔子晚年的兩個弟子,在講學的過程中,輪流記錄。看到這些材料以后,我們恍然大悟,孔子的弟子實際上是各有所記,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《論語》的來源。”

但凡讀過《論語》,一定會對“子曰”印象深刻。透過那一個個“子曰”,今人能夠感受到2000多年前孔子的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,以及不同弟子的鮮明個性:子貢“富而好禮”;顏回“貧而樂道”,“一簞食,一瓢飲,在陋巷,人不堪其憂,回也不改其樂”;子路直爽而勇武,盡心盡力地保護孔子四十多年,以至于孔子曾說“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,從我者,其由與”……能將如此多性格不一的弟子聚在一起,孔子人格魅力何在?《論語》中記錄著顏回對夫子的贊嘆:“仰之彌高,鉆之彌堅。”

《論語》最核心的思想是“仁”。上海開放大學教授、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(shù)委員會委員鮑鵬山提到《論語》中一個很有意思的現(xiàn)象,很多弟子都問孔子什么是“仁”,孔子基本沒有下過一個本體性的定義。子貢問“仁”,孔子就說“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達而達人”;仲弓問“仁”,孔子說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;樊遲問“仁”,孔子給出了經(jīng)典答案“愛人”……

中國歷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、思想史研究室主任鄭任釗表示:“孔子通過教書育人的方式,把‘仁’的思想傳了下來,進而又影響了像孟子、朱熹等許多的儒學大家,在‘仁’的基礎(chǔ)上,中國人又形成了‘四海之內(nèi)皆兄弟’‘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’這樣寬廣的情懷。”

中華文明綿延數(shù)千年,以“仁愛”為核心的價值體系,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日用而不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,鋪染著中國人的生命底色。

“陳蔡絕糧”盡顯精神高光

沉浸感受“歲寒松柏”的氣節(jié),“一碗薄粥”的真情

《典籍里的中國》自開播以來,堅持以精深而有價值的思想感染觀眾,每一期都用一個蕩氣回腸的歷史故事,溫暖而富有力量地傳遞著人世間美好的情感和高貴的精神。

本期節(jié)目,創(chuàng)作團隊將不僅從弟子的視角展現(xiàn)孔子的情懷與精神,還將講述孔子和弟子之間的真摯情感。其中,王繪春扮演孔子,保劍鋒扮演子貢,王仁君扮演顏回,高曉攀扮演仲由。

孔子晚年曾如此總結(jié)自己的人生歷程,“吾十有五而志于學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,不逾矩”。他三歲喪父,十七歲喪母,為了生活,他在魯國做過倉庫保管員,看管過牛羊,一度做過大官,但是為了理想又辭了官,五十多歲離開魯國周游列國,這一周游,就是十四年。

本期節(jié)目的戲劇,從子貢慕名而來拜孔夫子為師講起,再現(xiàn)了孔子帶著一眾弟子歷經(jīng)磨難的周游之路:孔子到衛(wèi)國推行仁政德治,未能如愿;過匡地,隨時可能被人當成惡人誤殺;在宋國大樹下習禮,司馬桓魋派人砍樹欲殺之;滿懷希望去往楚國,等來的卻是楚君薨的噩耗……孔子四處碰壁,受盡嘲笑,“累累若喪家之狗”。

值得期待的是,盡顯孔子精神高光的“陳蔡絕糧”,被演員們演繹得蕩氣回腸。這一事件也是周游列國十四年中最難的一段經(jīng)歷,孔子與眾弟子被困于陳蔡之間,絕糧七日。子貢受命于危難,前往楚國求援。他們雖飽經(jīng)苦難,但一路同行,一路堅定,如“歲寒松柏”身處逆境而依然挺立,哪怕只剩下“一碗薄粥”,仍覺“味道甚美”。正如舞臺上撒貝寧所說:“追尋大道的苦,患難真情的甜,都在這一碗薄粥里了!”

晚年弟子眾多,本是對孔子的一種慰藉,但令他備受打擊的是,最愛的兩位弟子顏回、仲由先他而去。當舞臺呈現(xiàn)這段感人肺腑的生離死別時,看到弟子逐一和孔子告別,心碎的孔子用顫抖的聲音呼喚著“回啊”“仲由”,眾多觀眾眼淚決堤。拍攝這場戲的時候,當說完“朝聞道,夕死可矣”,飾演孔子的王繪春倒在地上,他已經(jīng)難以抑制噴薄而出的情感,被拉起來的時候,還一直在擦眼淚。目睹了這一切的撒貝寧說:“那一刻,我仿佛真的站在了孔子面前,真真切切地感受著孔子的情懷。”

在戲劇的結(jié)尾,孔子和弟子們回到了他們年輕的時候,一場“杏壇講學”穿越時空,于書聲瑯瑯中,澎湃著“我們正年輕”的朝氣。

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蒙曼動容道:“洙泗之間,杏壇之上,講習不輟,弦歌不輟。我覺得這個是咱們中國文化史上最動人的一幕了!”6月13日晚,就讓我們一起回到孔子和弟子“正年輕”的時候,品讀《論語》背后鮮活的情感與精神,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